化工新材料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是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化工新材料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23年全球新材料产值达到7.2万亿美元,其中化工新材料产量超过1.1亿吨,产值约47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值有望达到4800亿美元,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一数据表明,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未来科技发展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领域,是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关键,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热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203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显示分析: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新材料产业垄断加剧,高端材料技术壁垒日趋显现。大型跨国公司凭借研发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以技术、专利等作为壁垒,在大多数高技术含量、高的附加价值的新材料产品研究开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领先企业集中在美欧日,总体呈现三级梯队竞争格局:
第一梯队:全球化布局十分成熟、全球知名度高、化工领域经验比较丰富的企业,如美国陶氏化学、德国巴斯夫、美国埃克森美孚、日本三菱化学等。
第二梯队:发达国家中排名前列的企业,这一些企业也进行全球化布局,但仍有所侧重,如德国赢创、美国3M、日本三井化学、美国空气化工等。
第三梯队:专注本国的企业,在各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政府的支持下,处于奋力追赶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状态。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全世界第二梯队的领军者。在部分领域,中国实现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并跑”甚至“领跑”。
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实现出售的收益9616亿元,较2015年增长2.7倍,年复合增速24%。2023年产值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将超过产量达到4300万吨,自给率有望达到超过85%。
我国重点产品规模世界领先,炼油、乙烯、化肥、主要化学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20多类基础化学品产能居世界首位,化学品销售额占全球40%左右。同时,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
高端聚烯烃产能在400万吨及以上,但自给率较低,进口依赖程度高。未来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国产材料替代进口空间巨大。
聚氨酯产能同样在400万吨及以上,但自给率较高。国内企业在聚氨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工程塑料产能也在400万吨及以上,但自给率较低,存在比较大国产化替代空间。
电子化学品自给率较低,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长期依赖进口,未来国产化需求迫切。
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增速较快,而传统行业消费量增速较缓,国内供需矛盾更突出。大部分基础化学原料消费增速呈持续放缓趋势,随着产能扩张,过剩现象正在加剧。
国内石化行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制约行业高端发展。2022年,我国高端化工材料平均自给率约为54%,有的产品长期年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如茂金属聚乙烯对外依存度超过90%。
随着供需矛盾加剧,大宗通用产品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市场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一产品竞争向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转变。
跨国公司独资布局国内高端市场的节奏加快,国内企业在高端材料领域面临更加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我国石化企业在高纯电子化学品、一些关键催化剂、医用高端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线的碳化炉等大型成套技术、高端产品、核心设备方面,仍然不掌握核心技术,在技术工程化、成果产业化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国内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高端新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在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等方面,国产材料替代进口空间巨大。同时,国内下游新兴起的产业用户对高端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为化工材料产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我国具有从原油开采到炼制,从原料(单体)到工艺、产品、加工、应用、回收等的全产业链优势。未来将逐步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协同发展。快速推进化工园区提质升级,提升沿海大型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发展水平,创建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新材料研发及制备方法创新进程加快,以材料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材料设计新方法的出现,大幅缩减了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加速了新材料的创新过程。未来,化工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将与其他学科和领域更加深度融合,推动材料科学的范式变革。
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将推动材料绿色生产技术和生物基材料的发展,以绿色材料为纽带,有机联系起新能源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
满足深空、深海、深地等极端环境和高端装备制造用的新材料将掀起下一轮技术升级热潮,如碳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正在替代传统材料,支撑更先进的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迭代升级。
综上所述,化工新材料行业作为未来科技发展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然而,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绿色化学原则为指引,实现工业应用的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和能源高效利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化工新材料的最新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
更多最新行业市场研究的分析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员的行业文章库】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